初生肉雛鴨體溫低,其絨毛保溫性能差,調節體溫的能力弱。體溫常隨環境溫度的下降而下降,并處于“變溫動物”的狀態,低溫(低于25攝氏度)易引起肉雛鴨*冒或因取暖擠壓而造成窒息死亡。肉雛鴨15日齡以后,體溫調節機能才趨于完善,體溫開始恒定。所以,肉雛鴨在育雛期,*一周齡的舍溫應達到30攝氏度以上,然后隨日齡增加再逐日下降,至15日.齡左右,溫度可降至20攝氏度左右,并恒定至出欄。
肉雛鴨的嗉囊和胃容積小,消化道短,每次采食和貯存的飼料有限,消化機能也尚未發育完全,消化能力弱。但是肉雛鴨生長發育快,為其生長發育,須提供高營養和易消化的飼料。由于肉雛鴨消化道小而短(長約60厘米,只有成鴨的40*) ,所以對*渴比較*感,因此飼料需少喂勤添,飲水終日不斷。鴨口叉深,食道寬大,能吞食較大的食團。鴨舌邊緣分布許多小*頭,這些*頭與嘴板交錯,起過濾作用,所以鴨能在水中覓食。鴨肌胃發達,內壓高,消化能力強,肌胃內常貯存砂礫*助消化,飼料中應添加0. 5*- 1*的砂礫。肉雛鴨調節采食的能力差,而且貪食,出殼頭幾天如喂得過飽易發生脹嗦,引起消化不*、拉稀等,須注意少喂勤添。但是3周齡后進入育肥期,則又要采取*由采食、*由飲水的飼喂方式。
鴨屬雜食動物,食譜比較廣,很少有擇食現象。鴨的味覺不發達,對飼料的適口性要求不高,對異物和食物的辨別能力差,常把異物當成飼料吞食,所以須注意飼料和墊料的衛生,防止發霉變質和異物混人。肉鴨喜食顆粒飼料,喜食過細和豁性飼料。鴨有先天的辨色能力,喜食*色飼料。鴨喜歡在藍色水槽中飲水,喜歡涼水,不愿飲比體溫高的水。鴨有喜水性,但商品肉鴨不宜下水游泳,游泳會消耗很多*量,使日增重下降。鴨喜歡干燥的棲息環境,潮濕的環境不利于冬季保溫和夏季散熱,且腹部羽毛常因受潮和糞尿污染而腐爛脫落。所以,鴨舍墊料的干燥和衛生很重要。
鴨有合群性,喜歡群居且不論日齡大小。但是,為確保肉鴨生長發育的均勻,飼養密度不能過大,每群以400-1000只為宜。肉鴨3周齡后生長速度*快,所以前期*須提供高蛋白高*量全價飼料,后期粗蛋白雖可低些,但能須提高。3周齡以后,因增重快,腿部發育常跟不上,容易發生腿病,應每隔2-3小時把鴨群趕起來走動一下。肉鴨籠養,是繼圈養、 放養之后新興起來的一種*效養鴨法。此法將現行的櫻桃谷鴨、北京鴨等優良肉鴨從雛鴨出殼到出籠上市全過程完全在房舍內籠養。
上一條:肉鴨養殖技術
下一條:肉鴨常見品種 |
返回列表 |